从上海解放60周年联想起
徐遥

    爸,今年2009年10月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喜庆日子,而5月27日则是上海解放60周年的纪念日。看到今晚报载资料:当年的最后一任国民政府“交接市长”赵祖康在迎接解放大军开进上海市区时,遵照共产党的命令,积极协助和配合做了许多的工作:劝降国民党残部放下武器,命令释放了一批被关押的进步学生,使大上海市政设施、资产档案、人民财产等能完整无损地安全回到人民手中,受到了陈毅市长的肯定和鼓励。这些历史史实如今被回忆披露出来,让人无限感慨和联想不断:我感觉每个有良知的中国人,无论他代表什么党派,身处于如此重要的城市领导者的位置上,在生死危难的关口,都不会置人民的生命和利益于不顾的。60年前“不共戴天”的国民党人能做到的,33年前作为共产党城市领导者的你们,又怎么可能去发动什么“反革命武装叛乱”,我不相信!事实证明你们也根本没有这么做,而是非常明智的配合中央的要求安稳上海的局势。毛泽东说过:“我们这个党不是党外无党,我看是党外有党,党内也有派,从来都是如此,这是正常现象。......”当年之所以硬要给你们套上如此危言耸听的“帽子”,我认为完全是“政治(派别)斗争”的需要罢了,以激起民愤。“一朝君子一朝臣”,“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向来如此!
     今年的清明和五月份间,我都再次去过交通大学,瞻仰两位大学生烈士的墓。记得第一次去是我6岁时,您带着我和刚出版的书,去瞻仰烈士并献花,以后我去过多少次都已经不计其数了。1950年建造的烈士墓已经过多次修缮,绿树成荫环绕中,烈士墓碑高高耸立,碑前花坛里种植着许多黄白相间的蝴蝶花,还有人们敬献的鲜花篮,在明媚阳光的照耀下,绚烂多情。我看见不少白发苍苍的长者,他们可能是回母校参加各种校友会、交流会等的老校友(穆汉祥烈士若活着也是85岁高龄的老人了),还有许多年轻大学生,在清明特殊的日子里,他们纷纷走来碑前祭奠和怀念他们的同学或老前辈,真的,我感觉尽管年代已久远,但烈士的英名人们是不会忘记的。
     在墓碑左上方镌刻着原陈毅市长的题词“为人民利益而光荣就义是值得永远纪念的。”在那光明和黑暗两种命运决战的时刻,面对白色恐怖,史霄雯说,要准备牺牲一切,甚至不惜生命!穆汉祥说,我愿做地下的泥土,让人们践踏着走向光明的彼岸!
     掷地有声的话说得多好,烈士们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自己的诺言,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为后人开辟了一条光明之路,他们是为共和国捐躯,我们永远缅怀先烈们的革命献身精神!两位烈士是在上海解放前七天的5月20日被反动派杀害的,倘若“交接市长”赵祖康关于释放进步学生的命令早点发布,他们也许就有救了,实在太可惜。人无完人啊,一个人的一生,肯定做过许多好事,也肯定有过错事,人命关天的事,若要追究责任,烈士的牺牲又该有谁来承担呢?历史有时真的说不清……
     爸,您当年将烈士的英勇事迹收集整理后写成的报告文学《党的儿子穆汉祥》一书,曾经影响和教育了几代人。4月份穆汉祥烈士家人的后代与我们联系上了,穆先生说从小爷爷(穆汉祥烈士的父亲)最爱讲的故事,就是您写的那本书《党的儿子穆汉祥》。他说:“真心感谢您为烈士写了一本非常好的书,感谢您为烈士所做的一切,我们家人都感谢您。”尽管在您生前他及家人都没能见到过您(他们都在外地),但他在纪念馆留言中说:“徐先生,人们不会忘记您,我更不会忘记您,我会常来看您的……”
     爸,这是烈士的家属对您的理解和尊重,真可惜几十年后的今天我们才有联系,您在天堂若听到这些话语,一定会非常欣慰的吧。
    
    

原文2009年5月23日发表于上海   
<首页  下一页8  <末页
上海市红十字会主办:021-52121956
上海上海福寿园承办:021-54255151
Netor网同纪念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