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后的奉献
老西门街道小西门居委会

     当生命走到尽头时,有人为自己作了这样的选择:虽然生得平凡,却要让死变得有意义,人死不能复生,让生命去呈现新的价值;有限的土地不要去占用,让后人去续写新的篇章;愚昧迷信不要去相信,让科学去荡涤世俗尘埃。这就是人生最后的奉献——遗体捐赠。
     六口之家四位捐献遗体,你们听到过吗?这就是发生在我们老西门街道的一件事。在老西门街道小西门居委会学前街152弄内住着李华一家,六口之家有四人志愿把自己的遗体毫无保留地捐献给祖国的医学事业。
     李华的父亲李继先和母亲陈荣恩都是解放前清华大学的毕业生,解放后一个在上海博物馆工作,一个在上海图书馆工作。两位老人对人生的价值有着深刻的理解,早在80年代初,老俩口就提出:生命的质量在于生前,子女的孝顺也在于活着辰光;人走了,不要占用耕地,不要牵累子女,不要浪费财力,让生命去繁荣祖国的医疗事业!老俩口早早地办理了遗体捐献手续。陈妈妈还亲手缝制了两个大布袋,李伯伯挥毫在布袋上写下“长眠不息”四个大字,中间还各自贴上一张两寸照片。老俩口叮嘱子女:不办丧事,不做寿衣,不留骨灰,只要套上白布袋,把遗体捐了就可以了。在相濡以沫走过几十年的人生历程后,几年前,老俩口相继去世了,他们携手走在了志愿捐献遗体的前列。李华和她在名牌大学毕业的二哥李豪也以父母为榜样,去红十字会办理了捐献遗体的手续。现在,每当李华思念父母亲时,一盒录有父母亲用英文演唱的歌曲磁带便给李华带来无尽的追思和崇敬。
     李华一家的事迹感动了邻里,他们的邻居张家琪等都以李华及其父母亲为榜样,一条只有30米长,50多客户的小弄堂一下子就有8人办理了遗体捐献手续。据有关报纸报道,当时上海的青浦县仅有5人加入这一行列。“夕阳余晖暖后人”,学前街因此成了科普特色弄。
     刁彩庆老妈妈受李华一家的启发,萌生了捐献遗体的想法,在办理遗体捐献手续前,5个子女对她说:“妈妈,你年纪还不大,何必去登记呢?再说我们五个兄弟姐妹还买不起一个墓地吗?”刁妈妈再三表白这是自己的决心,可子女们仍一时在感情上不能接受。“这是我自己的事,等我百年之后,你们只要打个电话,通知遗体接收单位就是了。今后你们想到我时,就在我遗像前,买束鲜花来纪念纪念就可以了。平平淡淡不是很好吗?”多么朴素的语言!就这样,刁妈妈加入了遗体捐赠志愿者行列。
     上袜九厂退休职工汪鹏程老人办理了遗体捐献手续后,一再叮嘱老伴:“我故世后,除捐献遗体外,还有我单位发的一笔丧葬费,添一点凑个整数,把它捐献给市儿童福利院。”汪家姆妈和她的子女们非常感动,也十分支持他。汪伯伯去世后,他们将800多元丧葬费凑足1000元全部捐给了市儿童福利院。
     82岁的茅安康老伯伯,他也是在李华一家以及张家琪等众多邻居的影响下,与女儿商量的,最后,老俩口和女儿三人同时办理了遗体捐献手续。茅伯伯讲:“我是一名医务人员,一贯主张相信科学,把遗体捐献给医学院做教学研究,为国家培养医务人才,为医疗事业作贡献,值得!”
     张家琪、汪鹏程、孙士雄、许纯祖……每一位遗体捐献志愿者都有一番感人肺腑的话语,都有一段不同寻常的故事。
     前些时候,上海电视台播出了纪录片《洒向人间永远、永远》,里面记录了记者采访李华同志的镜头。有人问李华:“遗体捐献能得多少钱?”李华爽朗地回答:“人故世了,还要啥钱?这是无偿捐献,这是为活着的人作贡献,是很光荣的!”
     多么崇高的精神境界,这就是心灵的呼唤,这就是爱的奉献!
     科普弄的新人、新事、新风尚,在小西门居委会里被广泛传颂和发扬。到目前为止,整个居委会已经有18人成为遗体捐赠的志愿者。“人生最后的奉献”因此被评为南市区1998年度精神文明十佳好事之首,同时又被评为上海市1998年度精神文明十佳好事之一。《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新闻晚报》和上海电视台、东方广播电视台先后对此作了报道。
     他们是一群坚定的、彻底的无神论者,对生命轮回的无稽之谈嗤之以鼻,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一个存在的过程,如果说生命会延续的话,那么,遗体捐献的志愿者们使生命成为一个不以生为开始,不以死为终结的过程,生命在这里常驻,精神在这里永存。随着社会的进步,随着科技的发展,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面推进,我们相信,人们的思想境界将进一步升华。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移风易俗将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老西门街道小西门居委会
     一九九九年六月
    

原文1999/6发表于   
<首页  下一页8  <末页
上海市红十字会主办:021-52121956
上海上海福寿园承办:021-54255151
Netor网同纪念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