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伯父
杨世坤

    我 的 伯 父
    
     伯父离开我们有100多天了,但他的音容笑貌时常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我觉得伯父仍然活着,依然在关心着社会,默默地奉献着……
     我对伯父的了解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足足有35年,他在我心中的印象是一个善良而又有责任心的人、一个平凡而又俭朴的人、一个对党忠诚而又无私奉献的人……
     一个善良而又有责任心的人
     我老家在农村,父亲在1971年就去世了,那时候我刚刚4岁,最大的哥哥也只有13岁,母亲一个人带着我们姊妹5个人生活,从那时起我就知道我的伯父在上海,每月给我们寄来10元钱生活费,从我父亲去世到我们上小学、中学、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伯父从未间断过对我们的支助,直到他老人家去世前,还在每年过年的时候给我妈妈寄钱。
     伯父不但在经济上支助我们,还在精神上激励着我们。妈妈经常告诉我们,如果不是伯父在经济的支助和精神上的激励,她不会那么坚强地把我们姊妹5个养大成人的。我更深深地体会到伯父在我成长中的作用和份量,伯父对我们全家人恩重如山。
     伯父去世后,我在去和他老人家告别的时候,又听到一些关于伯父积极参与社区帮困、资助困难学生求学事迹,我由衷地感到伯父是一个善良而又有责任心的人。
     一个平凡而又俭朴的人
     说他平凡,是因为他是一个普通的抗日老战士,一生中没有显赫的官职,在六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奉献着,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1994年,我旅行结婚到上海,这是我第一次与伯父见面。当我走进五楼一套面积只有30左右平方米的住房时,我愣了,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伯父的家,室内摆设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家具、床铺等生活用品很旧很旧,伯父穿得衣服打了好多补丁……当时我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有激动、有心酸、更有敬佩…… 伯父非常慈祥,说起话来不急不慢的,带着浓重的家乡味,非常亲切,一见面他就询问家乡现在的情况,讲述战争年代他在胶东老家参加的战斗和走过的地方,看得出来他对家乡非常关心和思念……在上海的6天时间里,73岁的伯父亲自带我们到外滩、杨浦大桥、大观园等地方,每到一处他都给我们认真讲解,给我们拍照留念……与伯父的这次见面,给我留下了深刻地印象,应该说我对伯父的了解是从这次见面开始的,他是一个平凡而又俭朴的人。
     一个对党忠诚而又无私奉献的人
     2006年8月30日下午5点40分,我接到哥哥的电话,他告诉我伯父在前一天去世的消息,噩耗传来我脑子一片空白……为了能与伯父见上最后一面,我连夜飞往上海,到了伯父家已是凌晨1点多,我和二个堂哥在伯父的灵堂前守了一夜。堂哥给我讲述了他父亲的一生,我对伯父有了更加深刻地了解,伯父从参加革命的那天起,就对党无限忠诚,对革命事业无限热爱,为党和革命事业奉献了毕生的精力……为支持祖国的医学教育事业,1997年他就办理了遗体捐献手续,伯父不愧是一个对党忠诚而又无私奉献的人。
     伯父走了,我们心情非常沉痛!但他的高风亮节、无私奉献精神和崇高的人生境界,被人赞叹!我以有这样的伯父而感到自豪和骄傲!
     伯父,您安息吧!您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原文发表于   
<首页  下一页8  <末页
上海市红十字会主办:021-52121956
上海上海福寿园承办:021-54255151
Netor网同纪念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