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想跟老爸聊聊天
爸,清明小长假又来了,但是我们早早就避开了扫墓、踏青的高峰时刻,先期早已完成了扫墓踏青任务,目前可以安稳呆在家里,看云卷云舒,不去轧那种人流车堵、辛苦疲惫状态的闹忙了。也有空跟您聊聊,汇报一下家事。
辛辛再次经历了开一家杀虫公司的二次创业,结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他自己既当法人、老板、兼做接单的人工客服、还做上门杀虫人员,去年40度高温酷暑的夏天,他背着沉重的药水器具背包,每天在上海各区的各类型房子里四处奔波......,一年下来,扳回投入网店平台的年租金、推广和接单程序的制作费、线下购药费用、每月聘请兼职员工的工资、工服等各项成本,每月也挣不够能养活自己的钱。辛苦维持一年,最后还是把公司给转让了。最近重操旧业,应聘回到原来的外资企业,继续他的销售副店长职务。
在辛辛开始恢复上班之前的3月21日,机会难得,抓紧时间,他开车带着我们和外婆一起,用一天时间,去了奉贤区档案馆参观,实现了妈妈一直想去看看的心愿。去了奉贤滨海古园为我们爷爷奶奶以及徐家的先祖们扫墓;又去了老家奉城,堂哥徐思燕夫妇热情接待妈妈和我们,特意准备了一桌丰盛的菜肴;已经94岁高龄的妈妈有多年没出远门了,这次有勇气跟着我们一起出来也是很不容易了。我们跟老家亲戚有近五六年没见了,这次碰头特别开心,大家尽兴畅聊叙旧,共进午餐。思燕哥也带我们参观,并详细介绍了老家房子的状况,装修过的屋子与隔开一堵墙的原来留下的陈旧祖屋,简直是新旧社会两重天的鲜明对照。
一天的奉贤行结束,原本打算驱车回家了,看路标指示牌方向,从奉贤开车继续往下走,过了杭州湾大桥,离开慈溪也不远了;辛辛开玩笑说:外婆,想不想回你老家看看啊?我们看着老妈状态还不错,兴致也挺高的;再则,辛辛恢复上班后,开车陪我们一起出来的机会也不多了,这天一家四口正好都在车上,开车的,搀扶外婆的,收放轮椅和提包的,缺一不可,互相配合;加之天气又暖和,那天气温高达28度,正是天时 地利 人和,在辛辛的鼓动下,我们四人一商量,便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宁波行。当晚入住慈溪酒店,次日再赶往宁波慈城、庄桥、洪塘去寻根了。
当晚联系杭州的表哥宪定,很快微信发来他提供的老家地址和绘制的简易地图(他1999年曾经去寻根过),他说又有20多年了,不确定是否已拆迁了。次日我们驱车直奔老家庄桥金葛巷,寻找中发现门牌号没有规律,乱七八糟。在老邻居的带领下,顺利找到葛家的根脉、葛姓氏亲戚的后代(与我同辈人,年龄比我大很多),对接上妈妈这一辈人物关系后,他们热情带领我们参观了我曾外公祖上的家人们曾经居住的老宅,200多年的历史了,院落和屋子已是相当的破旧了,但是铜包皮的旧木门框,缺损镂空的方格子木门窗,雕花的碎裂旧墙砖,高高耸立的马头墙,白墙黑瓦,还能看得出当年大户人家的气派。破屋子居然还有人住着,这一大片区域始终没有被改造动迁掉。我外公这代,在上世纪20年代初就已经离开宁波庄桥老家,辗转杭州,后到上海来某事工作了;解放后他们再也没有回去过,我妈妈于1930年出生于杭州,6岁跟随父母来沪,户口本上祖籍写着宁波慈溪,但从没在宁波生活过。
这次宁波之行完全不是计划内的安排,是我们三个老人跟着年轻人,心血来潮地疯狂了一把。几十年来一直听妈妈说自己是宁波慈溪人,这次有机会全家人陪着她一起来寻根,非常顺利,终于看到了还没有被拆迁,保留着原貌的葛家200多年以上的祖屋,真是意外的大收获,寻根之旅非常成功,也极其难忘。
爸,杭州康康在3月12日来沪五天,看望小嬢嬢(我妈妈),期间由丕耀专程陪同,去了青浦福寿园,在市红十字会遗体捐献者墓园,为您献花祭奠。我、丕耀、小佩一起陪他去过龙华烈士陵园,祭奠姨妈姨父,献花鞠躬;并在陵园内参观了原来的淞沪警备司令部监狱。五天时间,丕耀全天陪同,带康康参观了上海多处新地标网红打卡点:武康大楼、武康路、交通大学参观、巨鹿路江苏省委办公处旧址(沙文汉 陈修良居住地)、四行仓库、中国邮政博物馆、埃及展、游览外滩、乘坐轮渡过黄浦江、在浦东三件套下拍照、上海中心55层处观光浦东、朱家角古镇、徐汇书院、天主教堂等,康康说还从没有去过浦东呢,这次玩得很满意。
亲爱的老爸,时间不早了,近期的活动内容就跟您汇报到此吧。妈妈去年下半年折腾生病半年,目前恢复还比较稳定,冥冥之中,感觉到肯定是您在保佑着她和我们全家。我感恩先人的护佑,也祝愿您和先辈们天堂一切都平安和谐快乐!晚安了!
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