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35周年祭日
女儿

     爹爹啊,借您的地儿纪念婆婆,今天是婆婆大人35周年祭日。 那年婆婆出事的时候,我正在娘家做小月子。几次半夜醒来,泪水分别从外眼角流到耳朵里,窗外,星辰寥若,万籁俱寂。梦里总见到婆婆,微微带笑,从前门外进屋来,我坐在自己的房门外,叫声“姆妈”,没有听见应答声。婆婆一双漆黑的眼睛,是忧虑?是担忧?我那时读不懂。 我在40多岁和50多岁时期,好像是二次?微微带笑的婆婆又从前门外进屋来,坐在里屋房门外的我赶快叫一声“姆妈”,仍然没有应答声。婆婆白皙饱满的圆脸,一双漆黑有神的眼睛,好像仍然带着忧虑带着担忧,我仍然读不懂。梦里的婆婆一点不老完全没有变化,只是身后边的背景变模糊了,当然记忆仍然在我心里。 天上的婆婆大人,您如果有担忧,请降福泽,保佑您的小儿子和小孙子身体健康,平安无事,事业顺达。 附上一篇5年前写的短文,有些内容与事实不符,算是讲故事吧。 华子妈走的时候只有62岁。 20世纪初,华子爷爷在上海某家船厂工作,借用改革开放年代的新名称,谓之“中外合资企业”。华子爷爷的技能了得,是车间里的头牌车工,解放后被评定为8级车工,是车工技能等级中的最高级。 薪酬较高且节俭,不久在上海东北区购置了一套砖混二层住宅,室内独家使用。为了扩大居住面积,又在二楼加建一层,二边斜坡屋顶面围成了一个三层阁楼。屋顶有窗,这就是上海人所称的“老虎天窗”。一幢上下三个楼层,有阳台,五、六间房。 华子爷爷38岁时才有了华子爸,存活下来的唯一孩子。儿子长大到了,到了谈婚论嫁年龄。 华子奶奶身子骨一向弱,思想着早点给儿子办事,早点抱上孙子。某年族里有一家儿子成亲,几位长一辈的氏族妯娌们聚会参加婚庆,长久未见面蛮开心蛮热闹地闲聊,奶奶自然也在其中。 妯娌甲说:“昨天才布置好婚房,弄过半夜三更里,还是按照定香姑娘的主意才妥贴的。” 妯娌乙说:“是啊,掌勺师傅早上到,定香姑娘总共合眼毛三个种点就起床了。“ 几天婚宴,定香姑娘给掌勺师傅打下手。姑娘总是面带微笑,随和地与师傅说说笑笑。奶奶多看了一眼。姑娘聪明,一点就通,师傅满意,乘高兴把自己的拿手菜教给了姑娘,一听师傅表扬定香姑娘高兴得笑出了酒窝。马上引起了奶奶的注意:姑娘个头不高,结实微胖,约1.55米,17岁样子;小姑娘能干得很,与掌勺密切配合,一个又一个菜被飞快地端上了宴席。奶奶也趁上菜的机会盯着人家姑娘看:皮肤白白细嫩,弯月眉,不算大的眼睛顾盼流闪,中挺的鼻梁,圆脸,乌黑的头发。姑娘低头一脸羞涩,飞起一片彩红。经过几天的仔细观察,奶奶觉得小姑娘脾气好,温柔。 就这样,定香姑娘在一场婚礼的帮忙过程中,被未来的婆婆相中了。 新郎19岁,新娘18岁,华子爸妈成婚了。到华子出生已是最小的孩子了。 婚后,华子妈温柔体贴,迁就丈夫,伺候有病的婆婆,伺候上班的公公,孩子一个个降生,一家子大大小小的事,忙得脚不着地。 华子爸像小孩,捉知了,斗蛐蛐,养金蛉子;爱玩,任性,自利,男权主义者。臭脾气的丈夫时常给华子妈找茬、找吵架,一吵起来总是那句“你是我阿姆看中的,不是我看中的。”婆婆看在眼里,但心里永远向着儿子,老来得子,一根独苗,从出生起就被宠惯了。爱莫能助,把自己的首饰一点一点地送给儿媳,算是一次次的安慰。华子奶奶见过大孙女和大孙子之后合眼了。 华子妈很辛苦,忙碌自家,还把娘家姐弟及其家庭从宁波乡下带到上海,住进家里。久住之后大家都成了上海人。一幢楼里几个家庭,一个锅里吃饭,四季穿衣床被,上班上学,看病住院,人情世故。这个费那个费,这方面,公公有点不乐意,华子妈付出了更多的心力和劳力处理人与事,不到40岁,头发大半变白了。做好晚饭,先让公公和丈夫上坐,酒菜伺候,完毕,其他人上桌吃饭,最后一个总是华子妈,冷饭冷菜收尾。 永远忙不完的家务活,逢年过节就更加的忙,华子妈三更睡五更起。白天睡意袭来,片刻入睡,前一秒钟还有在说话,后一秒钟悄无声息,手里做的什么动作立即保持原位暂停,或停在半空中,不管是坐着还是站着,养成了坐着睡,站着睡的本事,稍事休息,醒后继续干活。华子妈读过几年书,会写字,计算好,精打细算全家的开支。 华子妈经历了文革运动,因丈夫脾气臭得罪领导被关牛棚,停发工资,一家老小艰苦度日。 华子妈经历了儿女上山下乡的苦难。 华子妈给公公养老送终。 华子妈头发全白了,变老了,唯有看丈夫时,一双眼晴仍然流闪柔情。 华子成婚。 华子的儿子出生。 华子妈打心底里高兴,她的一生圆满功成了。 就在清早外出时,被一辆大巴撞走了………

原文发表于   
<首页  下一页8  <末页
上海市红十字会主办:021-52121956
上海上海福寿园承办:021-54255151
Netor网同纪念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