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万佛华侨陵园网上纪念园
电影艺术家张圆.于彦夫纪念馆
电影艺术家张圆.于彦夫纪念馆
姓名:张圆.于彦夫
别名:张祖泽[于景霖]
生辰:1926.11.18[1924.02.01]
忌日:2000.08.10[2005.11.10]
籍贯:河南[辽宁]
地区:北京
国家:中国
    
      张圆,原名张祖泽,1926年出生于河南。1953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在北影的短短几年中拍摄了《祖国花朵》、《沙漠里的战斗》、《地下尖兵》、《徐秋影案件》等广为人知的影片,塑造了和蔼可亲的人民教师、机智勇敢的地下工作者和阴险狡诈的国民党特务,戏路宽广,展现了多面的表演技巧。1958年调入长影,演出《水库之歌》、《笑逐颜开》、《羌笛颂》、《兵临城下》、《景颇姑娘》等,于安详笃定中舒缓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是当时深为观众喜爱的演员之一。八十年代转行做导演,与人合导了《红牡丹》、《十六号病房》、《黄山来的姑娘》、《鸽子迷的奇遇》等赢得影人赞许、观众喜闻乐见的青年题材影片。
    
    
      于彦夫,原名于景霖,辽宁丹东人。国家一级导演,生于1924年2月1日,195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长春电影制片厂导演、导演室主任、厂艺委会副主任。是全国人大第六届、七届代表,中国电影家协会第四届理事、第五届主席团委员。
      于彦夫同志自幼喜爱电影,1942年经朋友推荐,考入伪“满映”做见习演员,1943年转为正式演员。1945年“8.15”日本投降后,于彦夫同志积极参加了我地下党领导的护厂斗争。同年10月东北电影公司成立,于彦夫任资料科长。1946年5月,在向兴山迁厂和在兴山建厂中,都是主要骨干力量。
      1955年,于彦夫独立执导了故事片《夏天的故事》。1956年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专修班学习。在这里,他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了电影导演理论,这为他此后的导演创作开辟了新的道路。1957-1962年,于彦夫先后导演了《芦笙恋歌》(1957)、《水库上的歌声》(1958)、《徐秋影案件》(1958)、《笑逐颜开》(1959)、《万木春》(1961)、戏曲片《节振国》(1965)《天天向上》(1966),这使他在导演艺术上逐渐成熟起来。在影片《自有后来人》中,于彦夫以娴熟的技巧,力图揭示人物的命运,道重写情,表现了无产阶级的人情美。把母子情、父女情、祖孙情融入时代的斗争风雨里,把他们的感情表现得深刻细腻。真挚动人。这部影片成为于彦夫的重点作品,使他成为我国影坛有影响的艺术家。
      1974年,于彦夫完成了影片《创业》,这部影片成为长影一部划时代的影片。毛泽东主席为这部影片还做出了重要批示。1981年10月,在长影建厂35周年之际,文化部致电长影,对影片《创业》予以高度评价。之后,于彦夫又导演了故事片《希望》(1977)、《最后八个人》(1980)、《勿忘我》(1982)、《16号病房》(1983)、《黄山来的姑娘》(1984)、《中国的“小皇帝”》(1987)、《陆军同习官》(1987)、《金钱大裂变》(1988)等影片,并创作完成了电影文学剧本《无辜的人们》。其中《16号病房》获第七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影片奖、1983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黄山来的姑娘》获文化部1984年优秀影片奖。于彦夫同志曾担任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艺术顾问,并亲自导演了儿童影片《鸽子迷奇遇》(1986 与张圆合作)、《那年的冬天》(1990)。《鸽子迷奇遇》1987年获第2届中国少年儿童电影童牛奖特别奖,第5届印度国际儿童电影节最高奖――金章奖、国际儿童少年影视中心特别奖。因导演《那年的冬天》他获得第4届童牛奖荣誉奖。于彦夫同志为儿童电影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收藏 创建:2002-03-29 访问:
维护人:桑庆子 [功德][管理]
墓地:北京万佛华侨陵园吉祥区仁惠园H组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