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元居
  源起--
   高龙乃高家寨八世祖。母亲怀他的时候,其母在高家寨支蜂筒松树树旁看到一大蛇顺大树向上溜行。也就是农村说的龙上天。孩子出生后,头上多肉坠,极似龙须,疑为上天兆示,遂起名高龙。高龙带家族迁居,为乡邻谋福祉,历尽艰险使高家寨定居下来,是高龙一生做的三件功德大事。诗曰:鞠躬为乡邻,功业美名扬。斩断贱绳索,高家世代昌。迁居对门山,艰难战兵荒。
   定居--
   小田坝原为武侯村之佃户,每遇武侯村有婚嫁丧娶之事,全寨子免不了要带着用具去帮忙。后来某个时候,因下去免不了受些气,实在也累及不来,于是就有胆大好事者出了主意,说是山高路远,来去一次也很不方便,要他们每次请忙时找备好水桶60对,相应地也要找好其他用具,一天忙完之后赶回照顾家里的事。当时人烟稀少,难以为之,遂从此高家寨才免去佣人之苦。高龙深感佃户之艰辛,于是设法跟武侯村买来地界,以自耕自食,永绝后患。但时有搬旧寨王氏出资更高,武侯村主事者张生犹豫不决,因贪财而欲把地域卖给搬旧寨王家。高龙据理力争,说如果把地域卖给王家,不如连小田坝的人也卖了。由于当时人丁金贵,张生才不致贸然行事。答应仍守信诺。但在交纳山界纸契时却故意刁难,天天烧大烟,就是不交出纸契。高龙于是到了永昌府找到了高大老爷。高大老爷说,这只是小事一桩。遂派三少爷出面,三少爷到了小田坝之后,开门见山地问张生,你在顺宁(昌宁)当县长是谁安排的?张生说,是高大老爷安排的。三少爷又问,你的地域纸契怎么不交给高家?张生二话也不敢说,连说,交了,交了。纸契交接仪式完成之后,高有贵等二人陪送张生回施甸坝。途中张生就不自然地流露出对此事的不满。回去后与家门亲戚忿忿不平地说,“羊尾巴再长只能遮羊屁股,山再高只能遮太阳。”意思是:您高大老爷家凭什么管这件事?!高有贵回去把这些牢骚话告诉了三少爷。三少爷又把张生传唤来小田坝,并厉声惧色地质问张生道:你想怎么样?你说我羊尾巴长,那么你羊尾巴长就去遮县衙门吧!你说我山高遮太阳,你就去县衙门去遮一遮,试试看嘛!张生哪敢说话,忙赔不对,连说不是。由此我们此堂而皇之地在此定居下来。小田坝也由此改名为高家寨。纸契为了长期保存,后将内容全部刻于石碑。据说石碑在高占朝家的房心下埋藏着。
   迁居--
   大约在1913年,高龙离开了世居的大寨子,偕同家眷毅然迁往龙松茂密、荆棘丛生、狼吼豹哼的对门山。风水先生说对门山乃文书山。碰巧的一天,我无意中从落水坑看下来,对门山如巨石补凹,又似擎天柱石。大有勇补天裂之气概。受此震撼,老麦乡的山势由此也起伏跌宕,险峻不规。
   考取县爷--
   高龙文功不错,曾骑着响马去永昌府应试。后获取功名。现留有红帽羽缨传世。帽子底基部为黑色,绒线红艳,铜顶做工精细,令人惊叹工艺非凡。
  
   对联--
   上联-从应天府溯渤海郡源远流长 下联-由永平县迁小田坝根深叶茂
   横批-继往开来
  
  
   附注
  
   我祖明末迁于南京烧己汉。初驻大理永平,后到施甸老麦乡太和街(时属永昌府太平乡)旁的羊耳朵儿园子。据说来了三弟兄,高家寨人为其中一个之后裔。能在此定居终因得到同来的保山高大老爷的帮助。小田坝(即高家寨)人杰地灵,所忆有文治武功的高巴总,威震施甸坝的高腾龙,力胜水牛的大力士高其志,独自打平西街的飞老七,蜚声杨街的八门儿,力大拔竹的二宝,入赘大亨高有进(到官石街旁边的郭里村上门,有个儿子叫发顺,死于生意路上,据说,高有进在国外又娶媳妇,生有三个儿子。高正接的三大公)。据碑文载,到吾辈为第12代。总祖名字无从考究,第二代高联魁高联元高联文有碑文佐证。诗曰:南京烧己汉,永平到永昌。太和小田坝,原属太平乡。机智斗张生,移居对门山。红帽羽缨传,后辈顺天缘。春秋几度寒,信步赏夕阳!